栏目名称

找到了!东汉下邳古城遗址在睢宁

作者:睢宁县博物馆发布日期:2017-11-24

11月20—21日,由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睢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下邳古城遗址考古成果论证会在睢宁召开,下邳古城考古队三年来的调查、勘探和小面积发掘取得了重要成果,确认了明清时期下邳古城的位置,明确了明清时期古城遗址下叠压有魏晋---宋代的下邳古城城址;找到并确认了东汉时期的下邳古城遗址。

1618303113796028624.jpg

下邳古城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睢宁县拟对明清时期下邳古城遗址进行保护,制定保护规划,为了解古城的保护范围、保存现状和文化内涵,2014年南京博物院联合睢宁县博物馆开始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下邳古城考古项目负责人、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的马永强介绍,在走访调查和大面积踏勘中,了解到下邳古城的位置不在现公布的县级保护单位确认的方位,实际位置在原来认定范围的北侧,南北相距约500米。随后的试掘证实了这个判断,明清时期的下邳古城遗址为一座长方形城址,南北长约930米、东西宽约630米,面积约为六十万平方米。

专2.jpg

在该城址下叠压有魏晋时期、宋代的文化堆积层,发掘揭示出魏晋时期、宋代的房址各一座。尤其是宋代的房址是由两个院落组成的庭院建筑,青砖铺地,个别铺砖由铁钉固定于地面。由此确定明清时期古城遗址下叠压有魏晋——宋代的下邳古城城址。结合文献西晋时下邳之地曾存在下邳国分析,下邳古城西晋时期的城址应为西晋时期的下邳国治所所在地。

对古城周边的调查也有不少发现,考古队在距下邳古城约15公里处发现了一处西晋时期高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发现墓葬9座,分南北两排,皆砖室带墓道,出土鹦鹉螺杯、玻璃碗、金铛、青瓷扁壶等各类之地随葬品300余件。其中M8门墙砌砖发现“下邳国县建忠里谋显伯仲伯孝伯”刻铭砖一块,说明该墓地应为西晋时期下邳国的一处贵族家族基地,是魏晋时期下邳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5月,在以下邳古城为中心的聚落遗址考古调查中,在明清时期下邳古城东侧1000多米处又发现夯土城墙。经勘探,确定为一城址,时代较早。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城址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350米。城墙残高约5.5米,顶宽约16米,底宽约32米。经解剖确认为东汉时期下邳古城遗址。

专3.jpg

睢宁地处中原东部古黄淮地区,水系众多,历史上属于黄泛区。目前的发掘现场地下水位仍然很高,发掘发现古城城墙外侧、城墙之上都有较厚的淤积层,可见下邳古城是被一次灾难性洪灾所破坏。这与《邳州志》记载的“清康熙七年六月河水大上城陷”相印证。即公元1668年发生的大地震导致黄河决口,下邳古城沉于水下。目前的考古发掘初步梳理出了下邳古城的历史沿革,由于东汉时期古城的发掘尚未到底,下邳古城的时代上限最晚可至东汉时期,其时为下邳国都城;魏晋时期下邳城依然存在,为西晋下邳国治所所在。在下坯古城的周围,还有东汉时期下邳王陵的双孤堆汉墓、刘楼汉墓,有古窑址、汉代墓群等,这些文物点组成了下邳古城地域文明的重要因素。

专4.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白云翔研究员评价,考古发掘面积虽小,但对下邳古城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发现了至少具有东汉、西晋、宋金、明清时期的城址堆积四叠层现象,说明下邳古城“城上有城、城下有城”。考古工作极大地丰富了下邳古城遗址的文化内涵,为研究不同时期下邳古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专5.jpg

与会专家认为,下邳古城的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遗址具有重要的发掘意义。从春秋至明清延续使用的古城并不多,而下邳古城文献记载非常丰富,且位于中原东部重要地理位置的黄泛区考古发掘揭示清楚的古城也不多。因此下邳古城在我国古代城市史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按照既定的学术思路和目标继续开展考古工作,重点解决年代、东汉时期和明清时期两个城址的对应关系;加大对古环境、水系的研究,“以下邳古城发掘为突破口,争取为黄泛区考古发掘和保护树立一个范例。”北京大学赵化成教授说。

专6.jpg


鉴于黄泛区的遗迹保存状况大多完整良好,专家建议尽快编制古城保护规划,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立足长远保护、发掘和利用,为建设古城遗址公园奠定基础。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 记者/徐仁飞 编辑/范文昊)